开车34分钟看手机30次4个违法,你不出事谁出事?

发布时间:2019-06-12 09:52:28

福建三明,一小车行驶时突然失控撞上隧道壁,女司机当场身亡。民警调查后发现,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有超速、进入隧道变道、使用手机、未系安全带等四个违法行为,且在行驶的34分钟内,看了30次手机。

开车时不能接打电话,如同开车不能喝酒一样,是最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。开车34分钟看手机30次,安全意识去哪儿了?

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快捷。开车接打电话的危险性无须赘述,因为手机导致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。其实错不在手机,而在于司机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,对交通规则的不重视,驾驶行为的不规范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!

每个驾驶员考取驾驶证时,考试科目内容及合格标准全国统一,分为理论知识、场地驾驶技能、道路驾驶技能及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三个科目四项考试,全部合格了才能取得驾驶证。但总有一些人考试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成绩优秀,但开起车来却都抛在脑后,考试得“满分”,开车成“零分”,说一套,做一套,不讲“车德”。

车祸猛于虎。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道理。交通事故的发生,使多少家庭笼罩不幸的阴影。“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,请你遵守交通法则!”这看似平常的言语,却是用血泪总结出来的警句。事实上,每天平安出行,不出交通事故,或许至少不发生、少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车祸,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

创造安全、畅通、文明、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,需要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行业尽责、公众参与。而培养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,也许离不了管和罚,但绝不是管出来的,也不是罚出来的,归根到底要落脚到内心自律、自觉。有的人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,觉得看一会手机不碍事的。但是几秒钟的时间可能就有无数的可能性,一旦等意外发生,所产生的后果甚至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。

曾有记者采访因交通违法而服刑的人员,他们无一不是悔不当初,但一场车祸,往往改变一个人、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命运,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?为何非要等到出了事,才会感到痛?不知道大家的身边或者是自己有没有开车看手机的人存在,希望这样的人能越来越少。希望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,让手机远离我们开车的双眼,开车上路,安全第一!

企业安全生产也是如此。安全管理无论管的,还是理的都是重在管人,再好的规划、再健全的制度,再严密的监管都可能存在百密终有一疏的可能,如果安全管理一味光靠外界强力的监管,而管理的当事人们却始终无动于衷,甚至与管理方向背道而驰,不能主动投身于安全管理之中,最终一切皆是枉然。安全管理重在当事人、监管对象的自律,只有当事人严于自律、自动自发,由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,始终做到严格执标、按章作业,才能切实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。

来源:中国安全生产网